第一件事
- 第一次買股票就該記住
- 就拿共同基金來說吧,我們要做的,就只是把錢丟進一檔普通的股票基金,然後放著不管。但大部分的投資人不會這樣做,他們會把錢搬進搬出,就像買賣股票一樣,而且選擇的時間點都很糟
- 我們不知道股市未來會如何,我們何不照著計畫走
- 如果黃金本來就不在你們的投資計畫之中,現在何必增加?
- 在做投資決定時,比較明智的做法是不理會大眾在幹什麼,只想著怎麼做才能達到自己的投資目標
- 其實都只是一種集體的預期心理,預期心理會驅使我們採取行動,可是這些行動幾乎都是錯的
- 請務必釐清哪裡情緒對你的影響比較大,這樣你才會知道,在感覺「恐懼」或「貪婪」時,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行為
- 重點是,你不能兩種都要
- 最聰明的投資人,是那些承認自己不夠聰明,所以無法預測未來,挑中最賺錢的股票,或覺得自己能避開所有騙局的人
- 問題一:如果我做了這樣的投資決定,而且做對了,對我的人生會有什麼影響?
- 問題二:萬一我錯了,會有甚麼影響?
- 問題三:我以前犯過錯嗎
- 你買進是因為了解這家公司的財務與營收,於是認為這是個好投資?還是寄望你後面有呆子出現
- 理財計畫一定要有「目標」
- 根據目標,選擇標的
- 承認計畫會遇到狀況
- 認清「求現」不是解決危機的辦法
- 做出重大投資決定前,務必自問
- 別猴急
- 吸收新資訊,要慢
- 聚焦在自己的行為,而非股市的動向
第二件事
- 追求最高報酬率,結果通常滿手套牢
- 為將來的財務做規畫,其實就是在做取捨,要今天多花一點?還是要為將來存起來?這兩者是對立的,取捨的重點就處理這個對立
- 一、你可以合理儲蓄的金額是多少
- 二、你的投資報酬率將會是多少
- 三、你需要多少錢
- 四、什麼時候需要
- 規畫你的未來財務,比較像是求取平衡的行為,而不是一心追求最高報酬的行為
- 判斷標準應該是它們能不能幫你達成財務目標
- 有些人收集投資標的,就像是小孩子收集棒球卡
- 不知不覺就急成一個互不相關、有如大雜燴的投資組合
- 想找出下一季、下一年或未來十年可以獨領風騷的基金,根本是蠢人的遊戲:專心找出一個低成本、又能長期持有的投資標的,還比較聰明
- 尋找下一支熱門股已經夠糟糕了,但更糟的是投資眼前的熱門股
- 我們常常以為我們知道的東西,比不知道的東西重要
- 一旦大家一致看好,連原先抵死不從的死硬派也屈服了,你就知道離高點不遠了
第三件事
- 所有的大師,分析都只準一兩次
- 做投資決定應該建立在原則上,而不是我們對未來情勢的感覺上
- 別人給你的建議,通常是根據他們自己的恐懼、經驗、專業和動機,和你的現實人生沒什麼關係
- 經驗法則很危險,尤其當這些經驗法則來自不認識你的人
- 所有被市場和經濟的預測都只是推測,有些推測甚至很扯
- 沒人知道未來會怎樣
- 只要猜的次數過多至少也會猜對幾次
- 正確預測出人意表事件的經濟學家,其長期預測記錄比其他人更糟
- 正確做出偏激預測的次數與比率最高的分析師,整體預測記錄也是最差的
- 建議與預測往往讓我們忽略了真正的任務:了解自己,了解自己的理財目標,然後根據這個目標做出選擇,以及因應無法避免的意外做調整
第四件事
- 「錢」不是理財的最高目標
- 投資決定幾乎都是人生決定,在你決定財務目標之前, 你得先選擇人生目標
- 第一、金錢可以買的幸福,但只有到某種程度,第二、體驗比物質重要
- 第二、體驗比物質重要
- 第三、只要你想要,幸福就會悄悄出現
- 一個人的投資決定,通常會反映這個人的不確定感與不安全感
- 在你無意識地追求情感上的安全時,說不定犧牲了真正的財務保障
- 想像你根本不用為錢操心,你會怎樣度過你的人生?你會做出怎樣的改變?
- 想像醫師宣布,你只能夠再活五到十年,但你不覺得自己病了。在僅剩的餘生中,你打算做什麼?
- 這次醫師宣布,你只剩下二十四小時。你內心有什麼感覺?你錯過了什麼?
- 請務必每個月抽出時間處理這些重要、但看起來不緊急的事
第五件事
- 遍覽財經媒體,不會使你致富
- 累積一筆財富並把錢保護好的能力,正好跟判斷大盤走勢的能力相反
- 如果必要當然還是可以看看新聞或股市概況,只要別把這些當成生活重心就好。
第六件事
- 別做三年以上的理財規劃
- 理財計畫根本沒用,但規劃的過程卻至關重要
- 重點是不斷修正路線,不是當時計畫怎麼寫
- 只要你很清楚你的目的地在哪裡,就應該把重心轉到短期內你能做些甚麼。請你專心於未來三年,用比較短的期限來思考
- 關注你個人的經濟狀況,別再擔心全球經濟了
- 你無法控制股市,但可以控制你的作為
第七件事
- 「了解」會幫你及時出場,「感覺」不會
- 首先,要對自己誠實
- 其次,接受「隔夜測試」
- 重新檢討這個投資標的,能不能幫你達成目標
- 賣掉以後不要回頭
- 做投資決定時,我們最常犯的錯誤行為之一,就是困住某個價格出不來。如果我們對價格太執著,可能會犯下代價高昂的大錯
- 當初用甚麼價位買進,跟現在該做什麼,根本就沒有關係
- 過去已經過去了,重要的是為今天做出正確決定
- 投資決定應該根據我們知道的,而不是感覺到的
- 如果根據新資訊採取行動,結果證明是對的,對我的人生會有甚麼影響?
- 如果根據新資訊採取行動,結果證明是錯的,對我的人生會有甚麼影響?
第八件事
- 聽別人建議而賠錢,你自己得負責
- 人越脆弱,就越想抓住大好機會,而傾向於甚麼也不過問
- 首先,理財顧問會把他的利益擺在你的利益之前
- 其次,理財顧問提供資訊,而你得不厭其煩發問
- 這個行業有很多廣告,而你以為得到的是獨立客觀的投資建議,但其實大部分都不是
- 沒有人強迫你買
第九件事
- 學會談錢:從別說「我們買不起」開始
- 覺得自己沒有一套很好的理財計劃,所以一講到錢就覺得很有壓力
第十件事
- 存錢選股的過程超無聊,只有結果讓你興奮
- 我們常常抗拒簡單的辦法,因為簡單的辦法需要改變行為
- 成功理財的基本原則,就是存錢,加上不做投機性的投資,然後再一直重復同樣的過程
- 知道怎樣延遲滿足的人,比其他人更加成功
按此▼馬上購買看書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